lv

第一个演香姐的明星朱铭仙

[2025年11月27日 00:03] 来源: 大众电影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80多年前,有一部轰动全国的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说的是一个叫香姐的女孩和老父因“九·一八事变”逃入关内悲惨卖艺的故事。史册记载,白杨、章曼苹、陶金、崔嵬、金山、赵丹、李云鹤、黄敬、王为一等都演过此剧。坊间传说,第一个演香姐的是表演艺术家张瑞芳。15年前我去给八旬华诞的张瑞芳老师拜寿时,特意问她是

  80多年前,有一部轰动全国的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说的是一个叫香姐的女孩和老父因“九·一八事变”逃入关内悲惨卖艺的故事。史册记载,白杨、章曼苹、陶金、崔嵬、金山、赵丹、李云鹤、黄敬、王为一等都演过此剧。坊间传说,第一个演香姐的是表演艺术家张瑞芳。15年前我去给八旬华诞的张瑞芳老师拜寿时,特意问她是不是香姐“第一人”,她回答得斩钉截铁:“那是瞎说!头一个演‘香姐’的是你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朱铭仙。”
  朱铭仙?怎么会是她?怎么从来没听她说起过自己是“香姐”第一人?
  出了瑞芳老师的家,我便给朱先生打电话。朱先生那时已85岁高龄,身体欠佳,可声音依旧像当年一样动听:“都是老早的事了,啥人第一个演不重要。日本人打来了,当时我们都争着演这个抗战戏。我是先演的,但瑞芳比我演得好!”
  我为两位老艺术家谦逊的胸怀感动!《放下你的鞭子》毕竟在中国文艺史上的地位太重要了,我不得不去找原作者陈鲤庭打探究竟。在淮海中路一条幽深的巷子里,曾拍摄过《丽人行》《遥远的爱》等名作的陈鲤庭导演证实:“我1932年根据田汉的话剧《眉娘》改编了这出抗战短剧,‘左联’的章泯来南汇乡下帮我们导演,有个代替排练的女演员‘密司张’,具体叫什么记不清了,正式演出时,请来小学老师朱铭仙,她是第一个和观众见面的。”
  我和朱先生很熟,之所以称她先生,是因为她在中国电影界、特别是话剧台词领域的地位特殊,她是我等许多晚辈尊敬的女先生。然而,每逢跟朱先生单独在一起时,我会喊她“白荷奶奶”,她听了总是轻轻地拍拍我的脑袋,满眼流露着一种莫名的欣慰。
  朱先生跟我祖母同庚,因为她和我的姨奶奶静宜是小姐妹,用现在的话说是“闺蜜”,我从小就能从祖辈嘴里知道上海戏剧学院有个“白荷奶奶”,普通话说得“一只鼎”。记得十几岁的时候,每次从南通老家去上海,姨奶奶便会邀请“白荷奶奶”到邢家桥南路的家里小聚,“白荷奶奶”也会偶尔带个豇豆烧排骨或是葱烤鲫鱼这类的小菜来。吃饭时,我问:“‘上戏’的同学都喊您朱老师,为什么祖母让我叫您‘白荷奶奶’呢?”
  姨奶奶不停地眨眼睛,示意让我不要问。我不明就里。“白荷奶奶”笑了:“都是从前的事了,白荷已经死了,我现在恢复叫朱铭仙了。”
  后来我才知道,朱先生曾是电影演员,1932年主演过《保卫我们的土地》,1935年在《桃李劫》中扮演过袁牧之的母亲,后来还拍过很多戏,诸如《武训传》等等。因为都是“毒草”,解放后她从不敢造次,只是默默地当台词老师,焦晃、杨在葆、祝希娟、乔榛、丁嘉丽、李媛媛、刘威、尤勇等都是她的得意弟子,但朱先生永远只敢说自己是个教书的。
  原来,“白荷”是朱铭仙的艺名。她丈夫罗及之是南通人,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便投身影坛,后来赵丹、朱今明、钱千里、顾而已、薛伯青、高洪涛、江村等南通青年到上海从影,一开始都是睡过罗家的地板,这些孩子包括南通籍的大名鼎鼎的美女影星龚秋霞的国语,恰是朱老师教的。朱先生当时是上海国际广播电台的国语正音教师,大江南北无人不知的“白荷小姐”。从1938年开始,朱铭仙在武汉、重庆一直到后来的上海担任中央电台播音员,抗战时期为罗及之冒着炮火拍摄的战地纪录片《平型关大战》配音,引起轰动,有着广播界“金嗓子”的美誉。据说,解放军打进上海后,曾有小战士将每天播送“国军捷报”的“白荷小姐”五花大绑,送交军法处,因为教导员说,“白荷”就是精神炸弹,没料想,陈毅市长亲自为其松绑,并拜托“白荷小姐”主播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城公告,一时间,共产党胸怀宽阔的举动在上海传为美谈。然而,因为朱先生曾被宋美龄钦点去为蒋介石的寿诞担任司仪,而且在三十年代还教过蓝苹(江青)的台词,解放后,她一直颤颤惊惊过日子,但朱先生为人善良,教过的学生没有一个说她不好的,所以,“文革”中,她侥幸逃过一劫。我记得“白荷奶奶”在饭桌上嗟叹:“国民党里有人说我是共产党,共产党里有人说我是国民党……好在我一辈子老实做人,不争名不争利,到退休都没评上个副教授,我也不怨,活着已经很不容易了。好在后来彻底给我平了反,我从心里认定,知错能改,共产党最了不起。”
  我由衷地敬仰老一辈艺术家的精神情操,而朱铭仙老师正是他们当中受过无数磨难却心态特别平和的代表之一。记得1995年,赵丹先生诞辰90周年,我们在上海影城举行追思会,钱千里导演含泪说起朱先生对他们曾经的帮助,朱先生却反复地说:“是阿丹(赵丹的昵称)和你们这些后生聪明好学,你们比我有出息多了。”
  记得是我主持的会议,在介绍朱先生时,我称她为“老一辈电影人”,她哭了。事后她跟我说:“早就没有人把我划在电影圈了,学生们只知道我叫朱铭仙,只有你在没有人的时候喊我‘白荷奶奶’!我这一生,吃了多少苦,都不去想了,就希望你们这辈人能把电影拍好、演好、台词念好。”
  如果我没记错,今年是朱先生百年冥寿,此刻,她应该在天上教赵丹先生念台词,或是在继续演着她的“香姐”。
查看更多: 街头剧 崔嵬 史册
lv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