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砖灰瓦,雕梁画柱,眼前分明就是一座明清四合院建筑。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令人宛如穿越到了长衫布褂、罗衣纱裙的时代。包含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四合院建筑,和周围的高楼大厦相比,又平添了一份难以言说的韵味。
置身于这样的建筑中,周围的车水马龙和吵杂声音仿佛不见了,耳边荡起的是那个年代走街串巷的买卖人的吆喝声……
而这雕梁画栋的四合院不是在街边,而是坐落于北京的各个大商圈中,与prada、LV毗邻而居。
坐落在商圈里的四合院
坐落在商圈中的羲和雅苑,有着古朴的装潢,雕梁画栋,石狮迎门,但你若认为这只是一家仿古餐馆,那就错了。当你被热情的服务员引领到桌位上时,你才发现:你面前的不是大方桌,桌子上摆放的也不是大海碗。所有的用品,都是现代的、时尚的、充满欧美范儿的。
“客人看得到的,是不容易摸到的中式韵味;客人能够触摸到的,是现代的、时尚的、舒适的。”这是羲和国际餐饮集团公司属下所有连锁店的装修理念。
将中西方文化巧妙结合起来,这就是羲和想要表达的意境。不仅在中国的分店,2012年10月份在新加坡开的连锁店装修中,羲和也将这种观念发挥到了极致,将充满中国特色的剪纸运用上去,使中国元素在欧美文化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羲和雅苑烤鸭坊秉承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以精致的“和合烤鸭”为头牌,携川、鲁、粤、淮、扬等诸多菜品,给食客呈献出了全新的饮食概念。羲和雅苑烤鸭坊的“和合烤鸭”采用了传统的果木烤炉技法,在经过近50分钟的烤制后,香气四溢。最后呈现在食客面前的第一盘是:鸭胸板,佐以蓝莓酱或绵白糖,入口即化;第二盘:净鸭胸肉,肉质鲜滑,配以特制的蔬菜汁饼,清新爽口;第三盘:鸭腿肉,肉质外焦里嫩,肥瘦搭配,香酥可口。
羲和雅苑自2008年在中关村开业后,因其“带烤鸭的中国特色精品小炒”,填补了美食市场的空白,赢得了广大食客的欢迎。羲和国际餐饮集团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先后开了4家羲和雅苑烤鸭坊分店,不仅在向全国辐射,也在向国外辐射。
而为了满足密集商业区的高级白领及商务人士的需要,羲和雅苑又在2011年的5月,在国贸开了羲和小馆。羲和小馆延续了羲和雅苑的古典和现代相结合的装修理念,又和羲和雅苑有着一定的区别:比如因为地方有限,在加工细节上依托中央厨房等等。
羲和雅苑在选址上,遵循了商业餐饮的特点:高档写字楼、高档商场、五星级酒店这三个综合领域。在食客定位上,也以大众高端、家庭高端来宗旨。
“跳动的鸭皮”“祖母的味道”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对酒楼食肆的喧嚣变得有些厌倦,喜欢钻进胡同窄巷,寻找美味的佳肴,还有那份流失已久的恬淡心情和美好童年……
夹一块鸭皮,蘸上酱。然后轻轻含在嘴里,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眼睛,你的脑海里像过电影般地,回到了那个跳皮筋、玩泥巴的年代:
扎着羊角辫,双腿灵活地在一根由两个人拽着的皮筋上跳着,嘴里也在享受着一种跳动,那跳动夹杂着磕碰牙齿的“啧啧”声,舌头上麻酥酥的。
那是跳跳糖,是美丽童年的记忆。那是买上一包,就能和一群小朋友们分享律动的食物,而这食物,却在含着鸭皮时,感受到了。这是在玩魔术吗?
睁开眼,眼前的餐桌上,是散发着美味的烤鸭皮。不用怀疑,带给你美妙感觉,让你回到童年的食物就是入口绵软,松脆的“跳动的鸭皮”了。
这“跳动的鸭皮”,是羲和老板张钧在回忆起童年吃跳跳糖时的美妙感觉而研创出来的,往蘸酱里加入跳跳糖,将鸭皮在蘸酱里一蘸,含在嘴里,就能尽情享受了。
童年里,令人难忘的还有每到吃饭时,祖母或外祖母那悠长而慈爱的声音:“吃饭喽!今天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
没有人能抵挡住这么诱人的叫声和散发着美味的饭菜香。
羲和老板张钧儿时的记忆中,祖母的狮子头美味绝伦。作为地道扬州人的祖母,烧得一手好菜,而最拿手的就是狮子头。因此,即使在饮食界打拼了若干年,张钧品尝到了各种做法和用料的狮子头,但令他久久无法忘怀的,还是祖母做的。
为了让每位食客品尝到祖母所做狮子头的味道,除了在配料上下功夫,他还将白馒头加入到制作丸子中,再掌握好煎炸的火候,最终终于做出了“祖母的味道”,而这道有着祖母味道的狮子头,也成了羲和雅苑的招牌菜之一。
祖母去世后,张钧为了纪念她,将这道菜改名为“张氏狮子头”。
一份香喷喷的米饭再拌上“张氏狮子头”,香而不腻,肉质醇厚。吃进嘴里,绵软爽口,深吸一口气,耳畔仿佛又响起了祖母那慈爱的声音;眼前浮的则是她老人家在厨房为一家人忙碌的身影。
一道“会跳的鸭皮”,一道“张氏狮子头”,勾起的是对儿时的无限怀念和对祖母的思念,以及那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
这才是用心而做的“私房菜”。在用心品尝美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记忆中的味道……
编辑 刘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