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才执导了第一部电影的非行,应该算是“大器晚成”那一型的导演。在自己的银幕处女作《守望者:罪恶迷途》之前,非行已在电视剧行业摸爬滚打近十年。虽然名利皆有,但只要没拍成电影,他便一直把自己归在“怀才不遇”的那群人中。
非行这十年的蛰伏期,恰好是华语电影业最蓬勃的时代。如今再看,当年他所怀的“才”的确未“遇”最好的时机。从《守望者:罪恶迷途》到《全民目击》,非行所擅长的类型是迫近现实的犯罪悬疑片,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电影审查部门对现实的“阴暗面”很敏感。完成于1999年的《守望者:罪恶迷途》剧本,根本无法通过当年的“电审”。犯罪悬疑片,这个在好莱坞非常成熟的商业类型,因为国内在题材审查上的严格控制,一直未能在新世纪初开始产业化的华语电影市场获得萌芽的机会。国内观众这几年能吃的“菜式”就那么几样,爱情片、喜剧片和古装动作片。
直到2007年,非行从电视剧圈伸出头来看看风向,发现“电影市场好一点了,审查偶尔也宽松一点”,他的心思又活络了。折腾了四年,2011年《守望者:罪恶迷途》上映,票房一般,口碑不错,算是没赔本还赚了个吆喝。2013年暑期档,他的《全民目击》还未开画,就有先行看片的国外发行人赞扬,“它比好莱坞还好莱坞”。这话听起来确实挺浮夸,非行很淡然,“开始我也没这么想过,大家说得多了,我现在也快信了。”
审查环境越来越宽松了
大众电影:2011年的《守望者:罪恶迷途》和今年的《全民目击》,这两个剧本都是你很多年前的“存货”了,这么多年才拍上电影,你心里也憋着一口气吧。
非行:这么说吧,以前我总是抱怨自己的经历坎坷,有天赋,却大器晚成。前些年,我做出这些剧本的时候,总是感觉生不逢时。21世纪初,国内电影市场上,除了张艺谋、陈凯歌他们,别人也没什么戏可以拍,市场不太好。比如《守望者:罪恶迷途》剧本,我是90年代末完成的,当时我去找投资方谈制作,所有人都跟我说,这种故事在审查阶段没有任何可能性获得通过。所以,我就把它扔到抽屉里了。2007年,我觉得电影市场好一点,偶尔审查也宽松一些,就把剧本拿出来试试,也经历了很多波折,直到2010年才把成片做出来。中间又停了大概7、8个月,到2011年才上映。
大众电影:听你这么一说,至少电影审查对你之前的创作影响还挺大,可以这么说吗?
非行:对的。其实不光对我有限制,对许多坚持自由精神的编剧导演来说,都有如此经历。《全民目击》原定在2011年9月开机,结果也是因为审批意见迟迟不下来,拍摄也因此拖延很久。片子做完后期,又是过了很长时间才拿到公映许可证。
大众电影:《全民目击》最后还是出来了,审查似乎比原来要宽松一些。
非行:其实审查部门也清楚,电影这么拍应该没什么问题,对社会没那么必然的影响。其实电影局领导还是很专业的,他们都是做电影出身,看出这个剧本(《全民目击》)的市场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全力护航。那么其他的审查部门的阻力就会相对小一些。
《全民目击》比好莱坞法庭戏更好看
大众电影:《全民目击》的故事早在2003年就做出来了,当时是什么激发了你的灵感?
非行:因为我是编剧出身,总是希望能建立一个能让观众感觉很兴奋同时又惊喜的类型故事。我就想把在好莱坞已经非常成熟的类型移植到中国来,这就是法庭戏。但是,这种类型片跟以前国内实际的法制情况比,有些距离。有时某个案件的审判,也许上面领导的一个批示或者某个人的上访就会影响审判结果。不过最近这十几年来,国家的法制建设越来越完善,我觉得是时候把法庭戏这个类型放到中国来做了。
大众电影:《全民目击》这样的法庭戏在国内非常少,这种类型其实非常考验编剧功力,你做这部戏遇到过哪些困难和挑战呢?
非行:其实最大挑战是,如何取得主管部门对“和谐社会”的诉求和揭露社会某些不公之间的平衡,既让主管部门能够接受这种表达,也让观众可以看到精彩故事。另外,从编剧角度来说,我希望我的故事从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要给人惊喜,不让观众预测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之前,张艺谋导演在拍《英雄》的时候就说过,现在的商业片很难拍,因为现在的主流观众都是看好莱坞电影长大的,最高标准的东西他们都见过。国产片要让他们觉得精彩,这很难,就像给他们注射兴奋剂一样,扎一针都很难,但我要求自己的戏必须要扎四针以上。根据试映场的反馈,我觉得《全民目击》应该做到了。
大众电影:既然谈到国外的法庭戏,他们做得很成熟,那你做《全民目击》有什么参考吗?或者说你觉得经典的法庭戏有哪些呢?
非行:我觉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这话说出来有点大言不惭啊,不过,我看了那么多好莱坞的法庭戏,吸收了很多优点,也加进自己的东西进去。之前一些国外发行商看过《全民目击》,都承认这部电影比好莱坞还好莱坞。开始我也不信,后来海外片商都这个评价,我也快相信了。(笑)
当然好莱坞有很多经典,第一部让我震惊的作品就是《控方证人》,1957年的黑白片,是比利·怀尔德导演的。此外还有《幕后陪审团》《好人寥寥》以及香港的《法内情》都很精彩。西德尼·吕美特的《十二怒汉》非常好,他想阐述的一个理念是,作为法制制度来说,程序的公正非常重要。这种理念,我很欣赏,也很羡慕。
大众电影:除了参考一些成熟的好莱坞作品,为了搜集素材,你会去旁听一些真正的庭审吗?
非行:这些年我没事的时候,会去旁听国内的庭审,对其中的审判程序还是比较了解。
大众电影:有非常精彩的庭审吗?
非行:没有,都很常规,基本是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咱们国家跟欧美法系的法庭制度不太一样,其实有很多限制。
多一个视角多一份真实
大众电影:《全民目击》的故事也涉及到社会舆论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影响。前两年,陈凯歌导演拍的《搜索》也做过类似的探讨。你觉得自己的作品跟《搜索》关注的方向有何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