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是洞庭人最古老的营生,牧民风雨无阻地赶牛上滩,困了躺草地,胀时拉野屎,闲时吼一声古老戏腔“天王盖地虎,大圣镇番妖”,一天时光就过去了;
洞庭蜂农生产的是世界上最甜蜜的食品,可他们却抛老别雏,四海为家,承受着生活和精神双重的苦;
每个在洞庭湖生活的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渡口故事。现今的摆渡人对未来十分迷茫:“不晓得什么时候开始的,洞庭湖坐船的人越来越少了……”
鸭农是洞庭湖区著名的“游骑兵”,但现在鸭生意却走向衰落。鸭老板们感叹:“老人家告诫说,家有千财万物,莫喂扁嘴巴呷谷,后悔没听他们的”。
对于史学家而言,洞庭湖是“一部活着的史书”,对于旅行者而言,洞庭湖是“神仙洞府”和“云梦泽”,而对于生活在洞庭湖边的人来说,洞庭湖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生存之本。牧牛人、蜂农、摆渡人、鸭农……他们其实都是洞庭湖水边的小人物,但正是他们,构成了最纯粹的洞庭湖,他们的生活就是洞庭的魂。
洞庭牧牛人
隐在乡间的“牛图腾”
牛是洞庭湖人最崇拜的农耕图腾。洞庭湖区拥有广大的湿地,涨水为湖退水为洲,洲滩和堤坡上野草丰盛,是天然的牧场,牧牛和捕鱼一样,是洞庭人最古老的营生。
我第一次拍摄洞庭牧牛人是在2007年夏天,到今年已经是第6年了。养牛是洞庭农家重要的副业,湖边草地多,放牛不费力而且成本低。但在益阳赫山区李家洲大堤上放牧的李爹告诉我,牛也不能养太多,洞庭湖每年一涨水,大部分草地就要被淹没,牛就会没草吃。他放的30几头牛只有4头是自己的,其他都是合伙的几户人家的,早晨5点左右把牛赶到洲堤上,傍晚6点左右赶回去,几家人轮流派人看牛,谁家有几头就看几天。
关于能赚得多少钱的问题,李爹算了一笔账:小牛养到3至4岁就可以卖,每头大概8千元至9千元,母牛能生多少直接决定了能赚多少。他拿着本子感叹:“我跟老婆一人一个月只有20块钱低保,做得么子用?耕牛吃羊草,怎么吃得饱?”他转身指着远处堤坡上的牛崽子说:“我的低保在那里”。
洞庭牧牛人一般以老头居多,暑假或者周末的时候,也能看到一些湖乡少年。牧牛人中很少有“堂客”(女性)。60岁的牧牛人唐东云笑着嘀咕:“放牛起早贪黑的,日晒雨淋,洲滩堤坡上无躲无藏,牧牛人跟野狗子一样,困了躺草地,胀时拉野屎,女人家怎么方便?”
每年5月到11月,还有一个牛群“洲岛放畅期”——5月初把牛群赶到洲岛上,到冬季11月份再赶回来过冬,中间隔三差五划船去洲岛上看看就行。由于这个时间要上洲岛的牛太多,每到赶牛上洲岛的季节,牧牛人们都会团结一致,一起动手赶牛。2013年5月,我拍到了赶牛的壮观景象:4个伙计把近百头牛一起赶往湖中洲岛:牧牛人一边划船一边吆喝,牛群踏出湖水千层浪,湖面生动得不次于央视直播的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
洞庭蜂农
追赶花期的人
每到春天,洞庭腹地的沅江、南县等地,金黄色的油菜花铺满了乡野。这个时候,许多外地蜂农便接踵而至——因为他们是“洞庭花开即来,洞庭花谢即走”,所以当地人将他们称为“洞庭蜂农”。
今年60岁的陈卫星是江苏省盐城人,从事养蜂30多年,今年3月中旬他带着儿子、儿媳和女婿来到南县,用700元的价钱,将南茅公路旁的一栋民居租了2个月开始养蜂,这已经是他们连续第5年来洞庭湖区放蜂了。
尽管生产的是世界上最甜蜜的食品,可是蜂农却需要抛老别雏,四海为家,承受着生活与精神双重的苦。为什么来洞庭湖?陈卫星说一是洞庭湖区花好,蜜源植被面积大,而且花期长;二是这里的人好打交道,现在许多地方的农户不了解蜜蜂,认为蜜蜂是啃花瓣吃花蕊的,不准养蜂人放蜂,有的还施放农药威胁养蜂人搬迁,有的准放,但要收取高额的“民间地皮税”。
陈卫星的蜂王浆卖100元一斤,蜂蜜卖10元一斤,每次在洞庭湖采蜜都能够售卖完。但养蜂风险大,陈卫星最害怕阴雨绵绵的天气,蜜蜂怕冷不出去采蜜,特别在花开季节遇到寒流,蜂蜜产量就会非常低。
除了自然因素的风险之外,现在的蜜源植被被大面积破坏,花源越来越少。他说前几年春天洞庭湖区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紫云英,湖南人称作“燕子花”或者“红花草”,那是蜜蜂的最爱,现在却很少很少了,“现在市场上假蜂蜜也多,那些用蔗糖或工业麦芽糖做的假蜂蜜只有3元左右一斤的成本,他们一杀价,蜂农蜂蜜就卖不起价。”
在南县八百弓乡,我遇到了来自郴州市宜章县农村的李诗华和李桂华,他们的破破烂烂的“家”就在大堤上,孤零零的很显眼——人住的棚房前放着100多个风箱,一看就知道是走南闯北的职业蜂农。48岁的李诗华说,他们每年都会先到洞庭湖区放蜂采蜜,然后去追赶河南、山西、陕西的槐花花期,冬季还要去温度高的南方繁殖蜜蜂,数十年如一日。
在我6年多拍摄蜂农的过程中,也没少吃蜜蜂的苦:在洞庭湖最大的内陆岛赤山岛拍摄蜂农时,我拍摄中一时激动,动作大了些,鼻子贴近面罩时被蜜蜂蜇了——蜜蜂最不喜欢人的汗味,对农药的气味也很排斥,遇到这些情况它会把脾气发在蜂农和路人的身上。当时的蜂老板丁玉春说,他也经常会被蜜蜂蜇伤,从来没有用过什么药。过了一会,他看我实在受不了,就推荐一个秘方:邻居家有一个正在哺乳期的女人,向她讨些乳汁搽在鼻子上——农村妇女很热情,欣然同意,看到我狼狈不堪的样子,还咯咯地笑了半天……
洞庭摆渡人
每个洞庭人都有自己的渡口故事
桥是洞庭湖区的重要建筑,目前洞庭湖区重要省道都已搭建起了大桥,但在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的腹地,由于境内河汊纵横,洲岛密布,渡口依旧是交通的关键词。
分布在益阳、常德的洞庭湖中型渡口有100多个,还有一些属于乡镇管理的小渡口,密布在河汊和洲岛之间。渡口与渡船承载着乡民们的聚散离合,用“每个洞庭人都有自己的渡口故事”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