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贝加尔湖之夏

[2025年07月15日 00:29] 来源: 汽车之友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大自然眷顾的天堂  歌者李健眼里的贝加尔湖,无疑是卿卿我我的温柔乡。纯净如洗的天空点缀白云朵朵,平静无痕的水面伸向地平线,湖边起伏的群山也像读得懂人的心情,不会给你冷峻和严酷的脸色,只是舒缓地起伏着,让你尽情感怀和倾诉。这里就是“北方的海”贝加尔湖,一个容易让中国人牵挂的远方。  中国人的牵挂主


  大自然眷顾的天堂
  歌者李健眼里的贝加尔湖,无疑是卿卿我我的温柔乡。纯净如洗的天空点缀白云朵朵,平静无痕的水面伸向地平线,湖边起伏的群山也像读得懂人的心情,不会给你冷峻和严酷的脸色,只是舒缓地起伏着,让你尽情感怀和倾诉。这里就是“北方的海”贝加尔湖,一个容易让中国人牵挂的远方。
  中国人的牵挂主要因为“苏武牧羊”,这个故事两千年来始终让我们的思绪有着明确的方向。贝加尔湖有着国内少见的独特风景:极低的人口密度,每日璀璨的斜阳,清新的空气,和一点点异国情调,一切都是令人放松的节奏。
  贝加尔湖如同一轮弯月,镶嵌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大平原的南部,地理上属于伊尔库茨克州及布里亚特共和国境内。这个美丽的“弯月”表面平静,却不可小看。它是世界上最深、也是容量最大的淡水湖,平均水深730米,接近中部的湖底最深处达到1637米。周边300多条河流汇聚的雨水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贝加尔湖,却只有1条河从这里流出。贝加尔湖从来不用担心缺水,据说它的水量够50亿人喝半个世纪。
  数字是苍白的,表达不了生活在这里的600种植物和1200种动物的快乐。人类没有和它们争抢生存空间,它们的自由与天空一样广阔,令我心生嫉妒。
  广袤的西伯利亚,并不拒绝任何人的到来,但它过于天然的生态环境,却狙击了未曾来到的人的想象力。以4个轮子为伴的现代人,生怕进得去,却出不来。所以在没有一个可以信赖的伙伴之前,轻易不会出发。不是心灵不着急,而是身体会恐惧。
  终于在8月的一天,跟随着丰田车主俱乐部的车队,我来到向往已久的贝加尔湖畔,完成圆梦之旅。丰田车主俱乐部此行共19辆车,除了工作车外,其余14辆都是兰德酷路泽LC200。在中国西部遍地可见的兰德酷路泽系列,用来征服西伯利亚应该是意料之中的顺利。15天行程、5000公里路途,从北京经乌兰巴托到伊尔库茨克,到达贝加尔湖西边的利斯特维扬卡小镇,然后再绕回贝加尔湖东岸去往赤塔,最后经满洲里回国——这是条难得的自驾路线。而忙碌的我们割舍不下工作,只有释放一半心情,走完半程旅途。真羡慕那些走完全程的车主和精英队员,能够放下尘世的芜杂,阅尽人间盛衰草。
  和国内密集的景点有所不同,西伯利亚地区的人工景观少得可怜。后半程一周的行程里也只有贝加尔湖博物馆、塔利茨木质博物馆、伊尔库茨克的东正教堂、赤塔的十二月党人木质教堂这几处。当然这无关紧要,我是来享受荒凉的,如果和北京一样拥挤,来作甚?
  流放诞生的城市和文明
  所有这些人文景观里,十二月党人博物馆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这座黑黑的原木小屋坐落在赤塔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四周全是简朴实用的居民楼,如同60年代的某些中国城市,丝毫看不出这座教堂是赤塔城市文明和城市建设的起点——也许这正是中华文明体系所缺少的淡定。
  十二月党人的故事延绵了6700多公里的距离。1825年俄国旧历12月14日,由于看不惯沙皇的暴政和专制,一群俄国贵族军官带领3000士兵在圣彼得堡起义,他们被称为十二月党人。由于领导起义的特鲁别茨科伊公爵没按时出现,群龙无首,导致起义被镇压,上千人被处以重刑。十二月党人成员及其他参与起义的上百人则被戴上手铐脚镣,步行流放至西伯利亚服苦役,他们用了两年多时间才走到6000多公里外的赤塔,幸运而且令人诧异的是,大多数人并没有因为疾病和寒冷而死在半路上。
  然而,故事才仅仅是开始。这些贵族的妻子或昔日情人,得知自己的爱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也纷纷以不同的方式来到遥远的赤塔,不顾一切和自己的爱人团聚,感天动地的真情令天地动容。
  叶尤杰琳娜·伊万诺夫娜·特鲁别茨卡娅是十二月党人特鲁别茨基的妻子。当她的马车在风雪中奔跑了五个星期来到伊尔库茨克省时,省长奉沙皇的旨意规劝她回到彼得堡去,她却坚定地说:“纵然我会死去,但并没有什么遗憾!我要去!我要去!我要死在丈夫的身边。”
  亚历山大拉·格利戈里耶芙娜·穆拉维约娃是整整斗争了一个月才争取到流放机会的。当尼基塔·穆拉维约夫在监狱里会见从莫斯科赶来的妻子时,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我对不起你。你还是回莫斯科吧,我不愿你与我一同身受饥寒之苦。”穆拉维约娃回答说:“为了我们的爱情,我要永远跟随你。让我失去一切吧:名誉、地位、富贵甚至生命!”
  由于贵族身份而受到的良好教育,这些曾经的贵族、后来的囚徒帮助赤塔当地人发展了教育、文化和城市建设,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赤塔。想象不出究竟是严寒考验出坚贞的爱情,还是炙热的爱情退却了这里冬日的坚冰?
  用什么来承载这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回味过刻骨铭心的爱情,也该想想眼前这段说走就走的旅行了。每一段或长或短的旅程,没有好的旅伴是枯燥和乏味的,同样不能给你绵长的回味。所以说,没有好的旅伴时,不走也罢。
  印象里长途旅行时车队里经常会有些不听话的顽主儿,让往东偏往西,让慢偏要快,是车队里的危险因素。但在这次的兰德酷路泽车队里,十余位车主和媒体都表现了成熟的团队风范,统一行动,严格按照交规行事。即使有车主想开快,也绝不会招呼都不打就擅自加速超车,最多在车台里提提建议撒撒娇。更多的时候,车台里传来的是通报超车的路况和风险提示,或者在110km/h时速下长时间地交流越野感受与经验,彼此都受益匪浅。作为一个旁观汽车行业文化十余年的人,这么多顾大局、守纪律的车主汇聚在一起让我感到诧异:这真的不是国内车主的平均水准,难道这些年,汽车文明进步这么大?
  19辆车、5000公里跋涉,途经大量年久失修的烂路和雨中的泥泞,没有出一起事故,这不会仅仅是幸运眷顾,更是好的驾驶习惯和团队的意识伴随的结果。其实分析一下也好理解:兰德酷路泽LC200偏贵,车主都已过了冲动、莽撞的年纪,加之常在外自驾旅行,见多了风雨,自然对生命和规则多几分敬重吧。
  有了好的团友,再有一辆可靠的车才堪称完美。从沿路车台的聊天里,可以了解车主们的心路历程和买车的曲折。有开着大切诺基被扔在西藏而懊恼的,也有对LC200一见倾心的,或者从普拉多逐步升级的。虽然过程不一而足,却殊途同归。兰德酷路泽在野外的表现,尤其是可靠性,给了这些心野的游子们更多安心和保障,所以最终都成为这款车的拥趸。
  与兰德酷路泽陪伴的7天,也让我有了更多时间体会LC200与欧美越野车的差异。风格上的差异自然是巨大的,和许多偏好欧系运动型的车相比,LC200没有精准的转向,对路面的反馈很模糊,也没有和价格一同高耸入云的顶级配置,但却因为长途驾驶的可靠性、综合舒适性和尚无替代的性价比而获得青睐。俄罗斯的广袤,让普京无暇顾及远东某些小路的面子问题。大块大块的凹陷,形成连续弹坑路。兰德酷路泽看似松散的底盘,遇到这样的路面会自行模糊应对,不管底盘下怎么山崩地裂,车里的人继续谈笑风生就好了,凌乱的车轮跳动都控制在车架下了,并未通过悬架传递到车身里来,一路上更无需担忧“半道抛锚怎么办”。
  4.6升V8发动机,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在面对欧美竞争对手的8速、9速新款变速器时顿失亮点。但在广阔的荒原上,挡位数字就变得可笑了,经济性也不重要,可靠性才是王道。丰田始终以可靠性稳步升级技术,稳得有点愚钝,它绝不会在技术上做超前的标杆,也不会单纯为可靠性而落后,始终凭借良好的平衡收获用户的忠诚。就算是个苛刻的批评家,在现实的口碑面前,也不得不服!
  地球之大,难以用车轮全部丈量。偷得几日浮生,行走于给予过我遐想和神往的贝加尔湖、西伯利亚,让脑海中的抽象概念变得具体生动,在感慨中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迷人的贝加尔湖,等我再来!
查看更多: 朵朵 温柔乡 群山
lv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