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田岭,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宜章县、郴州市之间。在古代,骑田岭的名字很多,包括了阳山、腊岭、桂阳岭、客岭山、折岭等。根据《史记》记载,早在公元前214年,就已经有犯人通过骑田岭古道被发配到越地(即岭南)。
南方五岭中,在唐代大庾岭古道开凿之前,骑田岭古道一直是最为重要的古道,一方面商旅如云,另一方面古代将军要想稳坐岭南,就必须守住骑田岭阳山关这道天险……
阳山关
见证骑田岭的战争往事
从古代将军用兵的角度来说,骑田岭有着绝对的地理优势——骑田岭的骡马古道,雄踞在南方五岭的中段,南北客货运输到了这里,必须舍舟下船,雇佣骡马,才能翻山越岭抵达另一条水道。换句话说,只要扼守这里,就可以占据岭南,借机图谋中原。而秦代著名的将领赵佗就是这样想的。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任嚣、赵佗两位将军率部队分三路进入岭南,其中一路就是“过骑岭,下连江”,直达番禺(广州)。赵佗将军的大秦士兵,就是骑田岭古道的开山鼻祖。这些来自北方的士兵们,顺着山势,开出来一条蜿蜒逶迤的古道,宽约3米。古道在山岩上一级级开凿出来,从山下到山上,共计8800多级,这其实是秦汉时期沟通五岭南北的第一条古道。
后来,地理学家研究:骑田岭的山体主要是由花岗岩构成,是整个南岭质地最硬的部分,修路之艰难可想而知。为了保住这条道路,赵佗决定,在山岭上设置一道关隘——这就是著名的骑田岭阳山关。
时间进入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大起义,四方诸侯并起,中原陷入战乱。此时,任嚣已经去世,赵陀遵照任嚣的遗言,派重兵扼守阳山关,并自立为南越王。很快,赵陀借助地理优势迅速崛起,他拥兵数十万,和北方的冒顿并称为“北强南劲”。
西汉帝国建立之后,赵佗归附刘邦。但是吕后临朝时,大汉帝国又开始和赵佗交恶,一怒之下,赵佗称帝与汉对立。于是,吕后派遣大将隆虑侯和周灶前去攻打……结果是:中原士兵不适应骑田岭炎热和潮湿的气候,部队中瘟疫盛行,尽管攻打阳山关许久,但都没能越雷池一步,不得不退兵。到汉文帝刘恒即位之后,汉朝改“武攻”为“招安”,才使赵佗重新归附。不过,赵佗本人在南越国内依旧使用皇帝称号——所以有史学家说,是骑田岭成就了一个“皇帝”。
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享年约一百余岁。但是,阳山关并未因为创始人的死去而消亡,它依旧在继续书写着传奇。这里的马道上,依旧行人如云,其中包括很多将军、权贵、文豪。无论是公元前112年伏波将军路博德出兵岭南,还是公元42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都是从这条关隘通过的。而大诗人韩愈被贬阳山(今广东清远阳山县),也从这里经过,还留下一段“推舟浮赤海,永夜梦魂乡”的唏嘘……
古代“高速公路”诞生史
杨贵妃并不是最爱吃荔枝的人
尽管骑田岭古道山高路陡,但如果翻岭而行,仍然要比相邻的道路节省几十公里行程。汉代平定南越之后,经过人们不断的疏通改造,它甚至还成为了一条“高速公路”。
许多人都知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故事,而当年的驿站士卒,也的确是在骑田古道上纵马飞奔,赴京上贡荔枝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杨贵妃并不是首创荔枝进贡的始作俑者,因为早在公元105年之前,岭南地区就有“献龙眼、荔枝之举”。
据说,当时的汉和帝非常爱吃荔枝,而且点名要岭南进贡。为了保证荔枝新鲜到达,驿站就“十里一置,五里一候”,一方面驿马疲于奔命,另一方面道路险恶,所以总是出现“奔腾险阻,死者继路”,或者运送人员“遭虎狼毒害”的惨剧。
于是,因为荔枝,骑田岭就引发了一起著名的“骂折”事件,史称“唐羌上书”。历史是如此记载的:送荔枝导致驿员惨死的情况,使得骑田岭下的临武县县令唐羌愤而上书,请求免除贡品,他甚至在奏折中指桑骂槐,暗讽汉和帝“吃了这样的荔枝不得好死”的折子,一时引起轩然大波。好歹汉和帝还算是明白人,下诏停止送龙眼荔枝进京,骑田古道上的飞骑们也才得以休息。不过,唐羌本人却因此弃官回家,过起了清贫的隐居生活。
荔枝不送了,但路还是要继续修的。因为位于要地,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对骑田岭古道的修缮。史料记载:公元174年,桂阳太守周憬“开武溪,通南海”,就是皇帝专门下诏要求的。到几百年后的宋代,依旧有文献记载修路的情形……
在现今的湖南郴州民间,也广泛流传着骑田岭修路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彭京官赌出骑田大道”:这位京官叫彭浚,是公元1805年的状元,他乘着两人抬的轿子,在骑田岭下与一顶四人抬的轿子相遇。道路狭窄,双方都不肯相让,于是打赌:谁的官小,谁就出钱修路。四人抬的轿子里坐的是宜章县令,看过彭浚的名刺后,吓得面如土色,慌忙打躬作揖赔礼认输——“骑田大道”就这样诞生了。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彭浚这次倡修古道,竟然是这条古道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修整,之后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古道也走向了衰落……
千年商道
西方帝国送来的宝藏
和南方五岭中的大庾岭一样,翻越骑田岭的不仅仅是官差士兵,更多的还有各种商贾。
史学家苏继庼先生曾在《岛夷志略校释》中谈到:从2世纪中叶开始,来自西方的珍贵物品,如象牙、玛瑙、琥珀、珊瑚、犀角等,都会在广东上岸,然后通过骑田古道向中原内地流通。
在这条崎岖曲折的山道上,到底流动过多少金银珠宝,山珍野货?谁也说不清楚。以木材为例,史书记载,骑田岭附近的桂阳地区,林木优质,箐密千里,从宋代之后就开始年年进贡,到了清代康熙时期,桂阳地区的巨大木材竟然已经被砍光了……面对朝廷的逼迫,当地知县张声远一怒之下抗命拒绝上贡,闹出了一起震惊国内的拒贡案。
骑田岭古道,也被称为盐铁古道。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因为古道上那些昼夜不息的脚步中,最庞大的队伍是挑盐的脚夫。骑田岭的当地人,从曾祖辈、高祖辈,到父辈、祖辈,大多都曾拥有过一根挑盐的扁担。笔者在当地转村时,结识了一位挑盐人彭大爷,他展示出的一根扁担厚而结实,两头微翘(挑重物上肩后舒适一些)。彭大爷说:这扁担负重二三百斤,甚至三四百斤都没有问题——可见做挑盐脚夫的艰难。
查阅当地的县志,发现对盐的问题有比较详尽的记载:早在唐宋以前,骑田岭的盐运就存在,沿海的海盐先是从广州用船运到连州的星子埠,然后再翻过骑田岭,运到中原各地。尽管如此艰辛,但由于税高加上路难行,下力的挑夫往往只能得到可怜的几吊钱。
但是,为了生计,贫困的人们不得已而为之……就这样,一代一代的挑盐人在古道上辛苦劳作,播洒着汗水。这个过程中,挑夫们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山间民谣,为辛苦的工作和这条古道注入了鲜活的灵魂:“泷船头上慢摆舵,沿河码头快下货;香花井旁凉亭坐,来往骡子老数错……麻起胆子过折岭,汗水从头洗到脚;界牌脚下风吹爽,青石板上排排坐;人货齐聚水牛湾,各找东家早交割;赚得铜钱两三吊,扯段花布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