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建福宫 最大宝藏库是如何焚毁的?

[2024年03月22日 05:50]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未开放区域中的建福宫,是故宫最大的藏宝库,却遗憾地在1923年,遭遇了一场损失空前的巨大火灾。  大火之后,金店以5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灰烬的处理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金店竟然从熔化的金块、金片中拣出了1.7万多两金子……  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太监制度,终于在帝制废除后的一场大火后“寿终正寝”


  未开放区域中的建福宫,是故宫最大的藏宝库,却遗憾地在1923年,遭遇了一场损失空前的巨大火灾。
  大火之后,金店以5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灰烬的处理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金店竟然从熔化的金块、金片中拣出了1.7万多两金子……
  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太监制度,终于在帝制废除后的一场大火后“寿终正寝”,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1923年6月26日夜将近12点左右,正在故宫东侧六国饭店(今北京饭店前身)顶楼上乘凉的人们,突然发现故宫西北角浓烟四起,火光冲天。一打听,竟然是宫中的建福宫失火了。
  这是一场损失空前的巨大火灾:共计130余间房屋被毁;殿中所藏的金佛、金塔、各种金质法器、清代乾隆至光绪6个皇帝的画像和行乐图、历代名人字画,以及溥仪结婚时所收藏于此的所有礼品,全都被烧成了灰烬。内务府随后开具的损失清单称,大火“共焚毁金佛2665尊、字画1157件、古玩435件、古书几万册”……
  末代皇帝溥仪十分愤怒,认为是宫中太监自导自演了这么一场大火,以掩盖其监守自盗的罪行。随后他下旨将众多太监清除出宫——这些在宫里当了十几年差的太监,绝大多数在北京都没有家,因此当“谕旨”宣读后,许多太监要么高声咒骂,要么号啕大哭。那天后,北京城的街头多了许多奇特的“乞丐太监”……
  皇家御用藏宝库
  从乾隆到最后一位清帝溥仪
  在紫禁城的所有宫苑中,建福宫之所以拥有特殊地位,一方面是因为早在明代建造皇宫时起,它就是专门供皇太子居住的场所(旧称“西五所”),是众所周知最受乾隆皇帝青睐之地;另一方面它还拥有一个重量级身份——专门用于存放珍宝的“皇家库房”。
  建福宫位于内廷西路西六宫西侧,原址为明代乾西四、五两所,为皇太子居所。公元1742年,乾隆下令,将乾西五所的西四所及其以南的狭长地段,陆续改建为花园。因其主体建筑为建福宫,被称作“建福宫花园”,也称“西花园”。
  整个建福宫花园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参照了江南园林的设计。以延春阁和静怡轩为中心,周围有玉壶冰、凝晖堂、妙莲花室、碧琳馆、敬胜斋、吉云楼、慧曜楼、积翠亭等建筑环绕。园中建筑形式各不相同,亭台楼阁游廊曲折,高低错落,配置山石树木,景色秀丽典雅,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
  据说,乾隆不仅常与皇后、皇太后来此休息、赏景,还亲自为它撰写了很多匾额和楹联,并以建福宫花园为吟咏对象,写下了《建福宫赋》、《建福宫红梨花诗》等大量作品——历史上能享此殊荣的,实不多见。
  出于对建福宫的偏爱,乾隆自然而然就想到将它作为藏宝地。在位的60年中,除了经常挑选宫中字画古玩的精品收藏于此,乾隆还在建福宫内供奉了不少的金质法器、藏文经版等奇珍异宝。当他去世以后,嘉庆皇帝曾下令将建福宫所收藏的珍宝、玩物全部原殿加锁封存。渐渐地,建福宫就成了皇家的“御用藏宝库”,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诸朝,一直到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为止,始终如此。
  那么,作为历朝历代的皇家御用藏宝库,建福宫内究竟收藏着多少宝物呢?
  对于这个问题,似乎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没太在意,可谁知,皇帝们不在意还好,一在意,竟给这座中国最大的藏宝库带来了一场“灭顶之灾”……
  建福宫的灭顶之灾
  1923年的神秘失火案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年仅6岁的溥仪宣布退位。
  当时,按照和袁世凯签定的“不废帝号、暂居宫内、年领400万两经费”等优待条件的退位协议,溥仪及其宫人可以继续在紫禁城内居住。而他所选择的居处,正好就是建福宫。在这里,溥仪度过了一段安宁美好的时光。
  对于火灾前建福宫的藏宝数量,溥仪自己也说不上来,他回忆道:“十六岁那年,有一天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叫太监打开建福宫那边一座库房。库门封条很厚,至少有几十年没有开过了。我看见满屋都是堆到天花板的大箱子,箱皮上有嘉庆年的封条,里面是什么东西,谁也说不上来……”
  同时,溥仪不由想到:“我究竟有多少财宝?我看不到的又有多少?那些整库整院的珍宝怎么办?被人偷去的有多少?怎样才能制止偷盗?”尤其是当他的英文老师英国人庄士敦告诉他,在地安门大街上新开了许多家古玩铺,听说有的是太监开的,有的是内务府官员或者官员的亲戚开的之后,溥仪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决定对建福宫来一次大清点。
  结果,清点刚一开始,建福宫就出事了。
  史料记载,1923年6月26日夜将近12点左右,正在紫禁城东侧六国饭店(今北京饭店前身)顶楼上乘凉的洋人,发现紫禁城西北角突然浓烟四起,火光冲天。他们赶紧通知了位于东交民巷中的意大利国救火队。
  然而,当救火队匆匆赶到神武门前,却顿时傻了眼——由于“清室向例未奉谕旨,外人不许入神武门一步”,所以宫门守卫都不敢为救火队开门。
  内务府总管绍英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宫内四处寻找溥仪,陈请他下谕让救火队入宫。1个多小时后,绍英终于找到溥仪,并成功劝说他下谕启门。遗憾的是,由于延误了最佳的救火时机,当救火队赶到火灾现场时,大火已经烧到了周围的楼宇殿阁,就连花园中数百年的参天松柏也早已变成了火树。
  消防队员被烈焰熏烤得无法靠近,只得力保花园东面的养心殿和西六宫。更糟糕的是,宫内并无自来水管,水井大多也已经干涸。救火人员只好将现场的所有水龙进行连接,从神武门外的筒子河汲水。无奈,因距离长达400多米远,筒子河的河水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人们只得眼睁睁看着大火蔓延……直到次日上午7点,才将火势控制住。
  这场大火,损失空前巨大:除了建福宫和四周的静怡町、碧琳馆、妙莲花室、凝晖堂、玉壶冰等10余处,共计130余间房屋被毁;殿中所藏的金佛、金塔、各种金质法器、清代乾隆至光绪6个皇帝的画像和行乐图、历代名人字画,以及溥仪结婚时所收藏于此的所有礼品,全都被烧成了灰烬。
查看更多: 故宫 灰烬 大火
lv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