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三包”提前来了
今年的成都车展上,除了各种新车发布外,最重要的新闻就是数家车企宣布提前一个月实施“汽车三包”政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宣布提前实施“汽车三包”的有梅赛德斯 -奔驰、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悦达起亚、上汽乘用车和比亚迪等品牌。
“汽车三包”终于要进入实战阶段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将于 10月 1日起正式实施。“汽车三包”政策最为吸引人的莫过于“包退”、“包换”成为可能,“三包”包修期限不低于 3年或行驶里程 6万公里,有效期限不低于 2年或行驶里程 5万公里,两者都是以先到者为准。包修期内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可以免费修理;在“三包”有效期内,如果符合规定的退货条件、换货条件,消费者可以凭“三包”凭证、购车发票等办理退货或换货手续。
今年 7月,《汽车三包信息和争议处理技术咨询人员管理办法》已出台,它公布了一个专家数据库,消费者和经销商有了争议可以向指定的专家做咨询。与之配套的《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件种类范围与三包凭证》和《重大安全性能故障的判定建议》也相继出台。
服务成为“第二战场”
有人说美国“柠檬法”的出台迫使美国汽车厂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将美国汽车工业引向了健康的竞争和发展轨道。因为,它的初衷是提高美国国产车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在我国目前出台的所有三包规定中,“汽车三包”是最复杂、投入最大,同时也是比较成熟完善的,它的出发点是保护汽车消费者权益,约束生产企业、经销商的销售及售后行为。
约束作用是事实,但企业和经销商不妨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在卖车利润越来越低,一线城市陆续限购的情况下,售后服务或许将成为“第二战场”。
比如,一些新兴的豪华车品牌面对传统德系三强的强势地位,推出了同样“豪华”的服务标准。长安标致雪铁龙旗下的高端品牌 DS拥有自己的服务品牌“DS SERVICE”,客户在全生命周期的用车过程中都能尊享一对一的管家式服务,该服务体系包括 24小时特色预约系统、透明车间系统以及竞技速保服务等。而英菲尼迪则为客户提供了包括 4年 /10万公里的免费保养、24小时道路救援、CCC(客户关怀中心)等在内的全方面便捷服务。与此同时,英菲尼迪还与以周到服务培训而著称的专业机构(“全日空”培训学院)合作,通过接待礼仪的提升、服务理念的加强以及高端客户接待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建立“头等舱”式的待客之道。
随着中国每年汽车销量的增长,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超 1亿辆,以后每年平均新增 2000万辆车,这就意味着五年后保有量将接近 2亿辆。如何保障 1亿至 2亿车主自主放心地保养自己的车,是政府、行业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