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放缓冲击行业,2013谨慎乐观
2012年受到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及进口葡萄酒冲击等因素影响,国内葡萄酒行业经营遭受较大冲击,8月份龙头张裕的“农残门”事件更是令行业雪上加霜。在需求不振背景下,尽管行业产量增速在年初负增长后即回升至10月15%的常规水平,但行业收入、利润增速仍出现一定幅度下滑。截至2012年10月,葡萄酒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18.12亿元,同比增长9.31%,利润方面明显不乐观,同比增速仅为5%。2012年,进口葡萄酒亦出现减弱的现象。截至10月份,全国进口葡萄酒35.68万千升,同比增速为14.7%,较去年同期回落16.7个百分点。
2013年,预计随着行业事件负面影响逐步消化,在前期低基数因素基础上,行业增速应将有所回升,全行业前景可谨慎乐观。不过由于国内宏观经济仍将维持8%左右的稳增长,使得行业增长压力仍在,尤其是高端葡萄酒在宏观经济与政策调整的影响下,仍将面临一定的挑战。
行业规范化程度有望提高,市场进一步净化
2012年7月1日,由国家工信部颁布的《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开始施行,对葡萄酒生产的企业布局与规模、原料保障、工艺与装备、质量安全、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说明,将有助对国内葡萄酒企业规范管理,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其中有一条“准入条件”值得业界注意: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生产葡萄酒产品的新建企业,其年生产能力应不低于1000千升。仅这一项,就将不少窥视这个行业的投资者拒之门外。准入条件的发布,无疑将给葡萄酒生产行业设置一个进入的高门槛。受此影响,将加快一些大品牌兼并、收购小公司,预计2013年,葡萄酒行业的参与者还将减少。
而在进口葡萄酒方面,由于一直以来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监管,存在着以次充好、贴牌等诸多问题,《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的实行,有望加速行业洗牌,提升葡萄酒文化推广力度,促进葡萄酒消费市场净化,利好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旧世界减产,进口红酒涨价趋势明显
由于干旱、霜冻和冰雹等恶劣天气频发,2012年欧洲葡萄酒主产区年收成创下了50年来最差纪录。欧盟预测,2012年法国葡萄同比减产20%,意大利则减产7%。
因为法国和意大利是欧洲两个最大的红酒主产区,葡萄歉收将使整个欧洲的红酒业受到较大影响。考虑到欧洲的红酒产量占全球的62%,这无疑又将深刻影响全球红酒市场。 由于法国、意大利葡萄的大幅减产,业内人士估计,明年全球将面临13亿瓶红酒的短缺。
不过,旧世界葡萄减产,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红酒产业而言,或是个难得的抢占良机。预计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智利、阿根廷等红酒“新世界”国家的进口酒市场份额将提升。然而如果来自新世界的葡萄酒能充分代替旧世界的葡萄酒,2013年国内进口葡萄酒整体价格也有可能被拉低甚至扯平。
平价模式冲击,价格整体高位回落或成必然
虽然因欧洲旧世界的减产或导致2013年进口红酒价格有所提升,但是全国各地葡萄酒平价酒庄的风起云涌,以往的暴利模式面临各种挑战,国内葡萄酒价格整体高位回落将成为一种趋势。
目前,葡萄酒正在经历着与中国传统白酒相类似的一个变迁过程,逐渐从商务场合、夜场渠道等特殊领域,向大众消费者的日常餐桌过渡,商家不得不重新调整利润空间,具有性价比优势、餐饮酒的葡萄酒产品将越来越受消费者的追捧。而欧债危机2013年有可能持续发酵,或成为进一步引发拉菲为首的高端进口酒泡沫破裂、整体拉低葡萄酒价格的导火线,葡萄酒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将为此发生新一轮变化。而中央新领导班子的反腐、实干、俭朴、亲民的执政新风,更令高端产品短期内景气回归无望。
正是因为如此,不管是国产葡萄酒,还是进口葡萄酒,整体价格2013年逐渐向下游延伸将成为必然,中低档产品市场会得到逐步增强,这源于理性消费者的增多。
营销阵地将向电商进一步转移
随着网络销售技术逐渐提升,3G移动智能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选择网络购买葡萄酒。而2012年电商“双十一节”高达300多亿的成交量,更是刺激葡萄酒网售的兴起。
在美国,互联网上购买葡萄酒已经蔚然成风,在中国还只是初步发展阶段。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葡萄酒厂商通过互联网将最新的葡萄酒产品、葡萄酒活动安排、葡萄酒拍卖信息等传播出去。作为国内互联网先驱城市之一北京、上海、深圳、厦门等城市,酒商们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推进,他们有自己的博客,有自己的官方微博,有自己的品酒网站,不断地发布各种品酒记录以及品酒活动的信息。2013年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内葡萄酒厂商对于在互联网上建立起自己的葡萄酒推广平台变得更得心应手,也有越来越多的国人热衷通过网络购买葡萄酒,找到了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葡萄酒智情分析数据表明,目前国内仅有1/10高端葡萄酒零售商采用网络销售葡萄酒,预计这种趋势比例在2013年将会进一步提高。
葡萄酒投资风险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在伦敦、纽约、罗马和香港等地进行的顶级葡萄酒拍卖会,葡萄酒拍卖价经常无法超过最高估价。尽管拍卖会上的所有葡萄酒均被卖出,但会场中大多数顶级交易的成交额——即使是像拉菲以及柏图斯这样人见人爱的葡萄酒——通常都低于拍卖会给予它们的最高估价。
葡萄酒拍卖价低于最高估价状况的发生正好与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100种最好的红酒指数呈下降趋势的时间相符合。数据显示,自2011年起,如1982年葡萄酒、1990年葡萄酒以及2000年葡萄酒这样的年份葡萄酒的平均价格均呈现了逐年下滑趋势。
因此,不得不提醒投资者的是,由于欧债危机的爆发和国际经济增速放缓,葡萄酒投资的风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大。虽然国内经济环境会比国外好些,但对热衷于葡萄酒收藏、拍卖的炒家,2013年仍有点冷,不要太乐观。
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城市逆势增长
目前国内葡萄酒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东南沿海一线城市,但随着这些一线城市消费市场日益饱和,其发展空间已愈来愈有限。2013年,预计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城市将受到追捧,成为国内葡萄酒市场消费的主要区域。
近一年,国外主要葡萄酒产区纷纷到长沙、成都、武汉、重庆等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城市设立战略据点,开展一系列推广活动。这些城市葡萄酒进口量均有较大幅度上升,将成为国内葡萄酒新一轮消费增长点。
时下,二三线、中西部城市在葡萄酒消费上,无论是在年龄、性别、学历、收入水平等方面,还是在结构优化上,都有较大改善,朝着有利提升葡萄酒消费方面发展,葡萄酒消费热潮渐显,有些城市甚至超过白酒。
对外收购将是一种新趋势、新需求
在政策、资本、市场与技术的四轮驱动下,2013年国内葡萄酒业或将掀起一股并购小浪潮,不过这并购将是对外。
国际知名的葡萄酒行业分析家Agata Kaczanowska表示:“因地区竞争激烈,经济不太景气,尤其是来自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消费快速增长,新旧世界不少葡萄酒产区都面临着被收购、兼并的命运。而这些买家主要来自中国、印度等国。欧洲法规的变化也会刺激收购行为。”
专家称,从进口葡萄酒原酒、灌装售卖到购买海外葡萄酒基地、控制产源,进一步保障葡萄酒酒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自主经营权,将成为2013年中国葡萄酒业一个发展新趋势。而随着国内富豪阶层越来越多,投资葡萄酒、并购海外葡萄酒基地的企业主、经销商也将增多。目前意大利、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等新旧世界葡萄酒业过剩,一个中小葡萄酒酒庄售价大概在3000万人民币,这对国内富豪们来说并不是太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