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穿越勒拿河秘境:从西伯利亚到北冰洋

[2024年06月06日 04:19]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从貌似蛮荒的西伯利亚出发,沿俄罗斯最大的河流勒拿河一路深入北极圈,探访秘境中鲜为人知的生态、人文、地理——包括雅库特人和鄂温克人在内的北极原住民、只有一户人家的渔村、鄂温克“寒都”、北极冷战弃城……  我们看到的,是那个渐渐远去的前苏联的真实背影。  斑驳灰暗与断壁残垣,是冷战弃城季克西的基调。


  从貌似蛮荒的西伯利亚出发,沿俄罗斯最大的河流勒拿河一路深入北极圈,探访秘境中鲜为人知的生态、人文、地理——包括雅库特人和鄂温克人在内的北极原住民、只有一户人家的渔村、鄂温克“寒都”、北极冷战弃城……
  我们看到的,是那个渐渐远去的前苏联的真实背影。
  斑驳灰暗与断壁残垣,是冷战弃城季克西的基调。如此的弹丸小城(准确地说是小镇)共约有五六十幢大大小小的楼房,图中这类楼房是上个世纪70年代后盖的钢筋水泥结构的四层大楼,其底层普遍用水泥桩架空半米多高,大概是为了解决积雪和永久冻土层的问题。
  王建男
  1950年出生于哈尔滨,当过农民、教师,1976年进入哈尔滨日报社,历任摄影记者、评论编辑、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2002年起先后担任北京山松生物技术公司总裁、华夏时报社长、加拿大金锣投资公司总裁、加拿大华人电视台董事长。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资深会员,他曾任哈尔滨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1996年,《王建男眼中的美国》摄影展在美国纽约世贸大厦举办,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特别授予其“第一位在美国举办个人影展的中国新闻摄影家”的称号。自2005年以来,他先后16次深入北极圈,进行“环北极生态摄影考察”,以大量翔实的影像和文字汇集成专著《北纬66°》以及摄影专辑《真北极,我那16回合》。
  勒拿河(Lena River)是俄罗斯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西伯利亚地区流入北冰洋的三条大河之一(另外两条分别是鄂毕河、叶尼塞河),它的七大支流覆盖面积达到了249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位居世界第九。
  这条总长为4400公里的河流,近四分之一流淌在北极圈内。在许多人眼里,在这段959公里的河流两岸,似乎只有酷寒、蛮荒的无人区,然而,这里却顽强地生活着近两万人,其中大多数是雅库特人、鄂温克人等北极原住民。因此,这片偏远的土地不仅在冷战时期的前苏联,即使是在21世纪开放的俄罗斯,也显得迷雾重重,充满了神秘……
  作为“环北极摄影考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俄罗斯联邦萨哈(雅库特)共和国首府雅库茨克登上“斯维尔德洛夫号”游轮,沿勒拿河一路北上至北冰洋边的出海口(北纬72°05")。在为期14天的航程中,我们先后考察了勒拿河流域在北极圈内的3个村镇:日甘斯克(Zhigansk)、丘休尔(Kyusyur)、季克西(Tiksi),以及只有一户人家的小鱼村纳塔拉(Natara)。
  1 纳塔拉:一户人家的渔村
  上世纪30年代,前苏联开始实施集体农庄制,村民都被强制迁往区域中心定居。如今,只有从山上残破的雅库特风格的墓地,还能看得出昔日的人气。
  这个只有一户人家的渔村位于北极圈内,在勒拿河东岸,被大多数地图标记为完全无人居住。
  勒拿河的支流——187 公里长的纳塔拉河,是这个小村名字的由来。因为可以捕到大量的鲈鱼和鳗鱼,在纳塔拉河与勒拿河的交汇处,便渐渐聚居了一批雅库特渔民,慢慢形成了纳塔拉村。
  纳塔拉曾经规模不小,但在上世纪30年代,前苏联开始实施集体农庄制,村民都被强制迁往区域中心定居。从此,纳塔拉村不再有人定居,只有从山上残破的雅库特风格的墓地,还能看得出昔日的人气。
  北极地区的雅库特人,以渔猎和驯鹿放牧为生。17世纪20年代,俄罗斯人开始侵占雅库特人领土,1919年,苏维埃政权成立了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由于历史上雅库特人反抗俄罗斯人的暴动频发,上个世纪30年代,雅库特人遭到了系统的迫害。强制性的集体农庄制以及流放制,使得数以万计的雅库特人失踪,直到60年代末,雅库特人口才逐渐恢复到集体化前的水平。
  渔民阿隆尼亚一家曾是纳塔拉村的居民,早在父亲出生前,他的家族就被迁往210公里外的日甘斯克集体农庄定居。由于日甘斯克的生活方式无法让以渔猎为生的雅库特人丰衣足食,于是每逢夏季勒拿河通航,阿隆尼亚的长辈就会带领全家,划船返回纳塔拉捕鱼、采集野果,并在这里保留下了他们家的旧木屋。阿隆尼亚成年后,继承了父辈的传统,每年夏天都举家搬到这里生活,直到秋季封江前才返回日甘斯克。
  80多年来,纳塔拉一直没有电线和电话。而僻静,恰恰是这里的迷人之处。但是,阿隆尼亚似乎并不像父辈那样喜欢宁静的生活,为了增加收入,他决心把纳塔拉建成勒拿河上的旅游景点。他想办法引来电线,新建了一座度假木屋,还安装了卫星天线,这里的宁静再次被打破。
  阿隆尼亚的妻子安娜斯达西亚和小儿子迪马显然有怀旧情结,他们喜欢摇摇欲坠的老木屋和宁静的生活方式,不喜欢喧嚣,不习惯应酬,游客登岸的时候,娘儿俩宁愿呆在老屋里。而阿隆尼亚却十分满足于自己营造的现代生活,他渴望更多的游船在纳塔拉村停靠,因为游船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卢布,还常常带来他们全家的生活必需品——面粉、蔬菜和盐。他喜欢更多游客登岸,因为,游客给他带来喧嚣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视野。
  2 日甘斯克:鄂温克“寒都”
  日甘斯克的冬季肯定极为寒冷,否则,它当年不会与雅库茨克、奥伊米亚康、上扬斯克共同构成斯大林时代的严寒“流放环”。
  勒拿河畔有一个小镇叫做日甘斯克。这个北极圈内的小镇,是俄罗斯联邦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北部的行政中心。
  这座建于1632年的小镇,经过380年的变迁,特别是经过前苏联推行的集体农庄制之后,已经成为多民族混居的地方,包括了雅库特、鄂温克、俄罗斯族等等。小镇虽然破旧,但作为行政中心,镇里的公共设施齐全,除政府和警察局外,还有两所学校、一家中心医院、图书馆、文化馆等。古铜色的木制东正教堂,是全镇最高的建筑物,鄂温克和雅库特人的传统宗教原本是萨满教,但现在多数人都已皈依了东正教。
  来到日甘斯克之前,曾有消息称日甘斯克是“地球上有人居住的最寒冷的地方”。报道说,这里的冬天气温经常降至零下60℃,最低气温可达零下71℃,因此被称为“世界寒都”。但地处北西伯利亚的日甘斯克究竟是不是“寒都”呢?为此,我求证过“斯维尔德洛夫号”的船长,并反复搜索了网上有关日甘斯克的英文和俄文网页,但都没有这方面的报道,因此“世界寒都”一说无法得到证实。
查看更多: 北极 北极圈 河流
lv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