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你在认真地伤害孩子吗?

[2023年12月31日 21:43] 来源: 汽车之友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身为父母,特别是当代中国的父母,常常会把子女捧在手心里,当作掌上明珠。不但在家里时时抱着,出了门也还是如此,似乎只有自己的怀里,才是世上最安全的港湾。  但汽车的世界有着自身的规律,没有接受过培训和教育的人,常常做出一些令人又气又恼的事情来。看似是爱孩子,其实却是在认认真真地伤害他们。我国每年超


  身为父母,特别是当代中国的父母,常常会把子女捧在手心里,当作掌上明珠。不但在家里时时抱着,出了门也还是如此,似乎只有自己的怀里,才是世上最安全的港湾。
  但汽车的世界有着自身的规律,没有接受过培训和教育的人,常常做出一些令人又气又恼的事情来。看似是爱孩子,其实却是在认认真真地伤害他们。我国每年超过1.85万名0-14岁儿童死于交通事故,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大多数都源于父母的无知,而不是汽车设计缺陷。
  现实中不靠谱的父母很荒诞
  相信你看到过这个荒诞的例子:今年5月,温州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绿灯后两辆车正在左转,突然一个小孩从右前门掉了下来,后面的出租车看到后急刹,停在距离孩子一米开外。孩子的父亲也从右前门连滚带爬地跳下车去拣孩子,无人驾驶的车子最后撞上路边的电线杆,幸好没有人受重伤。
  更多的例子是,父亲开车、母亲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座上,这种情况孩子受伤的比例更高。父母们想当然地觉得“路程不长”、“速度不快”、“抱得紧”,因此不会出事儿。但人类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同时对自然界缺少正确的认知。还是看看现实是什么情况吧。
  为什么儿童更容易受伤害
  儿童在交通系统里更容易受到伤害,主要是生理结构导致的。来自沃尔沃的儿童碰撞安全专家Lotta Jakobsson介绍说,主要是下面这几个原因,放大了婴幼儿在发生事故的车里受到伤害的机会:头部比例大、尚未发育好的软骨,以及骨盆形状较圆。这些生理特征导致对待婴幼儿的安全设计和成年人的完全不同。
  9个月大的婴儿头部大约是其总体重的1/4,而成年男性的头部重量只占6%。婴幼儿的颅骨比成人颅骨薄,为大脑提供的保护作用也较小。所以一旦碰撞发生,婴幼儿头部甩动的力量会让他的脖子吃不消。
  新生儿的颈椎由几块通过软骨连接的单独的骨骼组成,这种软骨至少要到3岁以后才会变成骨骼。软骨变成骨骼的过程会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同时人类颈椎的形状还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改变,从最初儿童时期的水平椎骨变成成年后的鞍状椎骨。变成鞍状意味着如果头部被向前推,椎骨会互锁并相互支撑。所以,无论是有前撞还是后撞发生,青春期以前儿童的颈椎都无法承受横向的冲击力。
  除了总体尺寸外,儿童身上被称为髂嵴的髋骨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人臀部髂嵴的形状有助于在碰撞中使安全带保持在下面较低的位置,从而防止其向上移动并损害人体内脏器官。儿童在大约10 岁以前,骨盆的形状相对较圆,髂嵴直到青春期才开始向成人的角度更分明的形状改变。因而勒紧的安全带也可能对婴幼儿造成损伤。
  科学家推崇背向式安全座椅
  针对上述生理结构,瑞典哥德堡查尔姆斯大学的 Bertil Aldman教授在上世纪60年代发明了后向式儿童座椅。他的灵感来源于载人航天器使用的特殊座椅,这款座椅能够将重力均匀分配到整个背部。发生前端碰撞时,儿童的整个后背承受冲击力,而不是仅仅作用在更为脆弱的颈部。
  由于前端碰撞是最常见的碰撞类型并且通常也是最严重的碰撞类型,因此让年幼的儿童坐在后向式座椅中极为重要。表现在一起追尾事故的后车上,头部先是因为猛烈的碰撞而向前甩,然后又因为安全带的约束力向后拍回来。成人颈部能相对较好地承受这种拉力,但儿童的颈部则不行。如果没系安全带,可能直接的后果就是头部被气囊弹回来导致颈椎断裂,这样极端的实例也有过。
  当地一家保险公司调查显示,年幼儿童在前向式儿童座椅中死亡或重伤的危险是在后向式儿童座椅中的5倍。沃尔沃汽车公司的数据库则显示:所有事故中,登记为在后向式儿童座椅中乘车的所有儿童只有一例死亡(由于特别情况发生)。
  这个原理也可以推而广之,对所有人来说,最安全的乘车方式都是背向。但设计上不大可行,所以为人父母者至少要确保年幼的孩子尽可能长时间朝向汽车后方乘坐,是提高安全几率的有效手段。
  不同阶段的儿童如何确保安全
  0岁以前
  孕妇始终应系好安全带。佩戴方法是:对角安全带应与肩部紧贴配合,向下绕过胸部,直到胃部一侧。安全腰带应平贴大腿上部和侧面,并在胃部以下尽可能低的位置。绝对不允许滑到隆起的腹部前面。安全带需尽可能接触身体,还要确认安全带各处没有扭结。
  摩托车也有儿童座椅
  “肉包铁”的摩托车本身的安全性就比汽车差,因此更需要有一个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儿童的座椅。这款S650儿童座椅为5-12岁的幼儿提供了颈、背和髋部的保护,增加了一定的安全性。
  18个月-12岁
  当婴儿长大到头部到达或超过其座椅的顶端时(取决于座椅是否带篷),就需要换成较大的儿童座椅了。随着身材的变化,座椅的大小应随之变化。当孩子身高和安全座椅大小不匹配时,使用恰当的座椅增高垫,确保安全带不会勒到脖子。
  当前排乘客座椅带有无法关闭的安全气囊时,身高1.4米以下的儿童绝对不要坐在前排乘客座椅中。
  0-18个月
  从一开始,孩子就需要有自己的婴儿座椅:必须适当固定、正确安装并朝向车辆后方。这种婴儿座椅将为出生几个月的婴儿提供良好的保护。买车时要确保匹配有ISOFIX(欧洲标准)或LATCH(美国标准)接口的车型,才能与儿童座椅良好地匹配。中国在2012年7月推出的《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国家标准已开始强制要求新车附带ISOFIX接口。不过有一个前提很重要:如果婴儿座椅放在前座,必须确保右前气囊处于人工关闭状态。
查看更多: 父母 港湾 当代中国
lv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