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初,BQ的记者们往往要在SIHH和BASELWORLD上采访几十家钟表企业高层,很多人都表示对中国市场很看好。的确,有数字显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已经升到世界前列。但是就目前消费者购买表的习惯来看,往往是看品牌知名度,很少有消费者会花费心思研究品牌背后的东西。所以,往往是花了钱却不知道实际价值花在何处。为此,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更多这些“侯门深似海”的钟表家族企业故事,也是作为时尚入门生的必修功课之一,特别策划了此次选题,浅析部分家族制表历史。
其实不少家族企业也是由制表大师经历几代传承而来,作为瑞士最有名望的制表大师,宝玑这个品牌依然被极力推崇在最高端。据悉,创始人亚布拉罕-路易·宝玑先生去世后,他的儿子虽继承了,但在掌管公司十年后,却把若大的公司经营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到1907年的时候,公司经营已经传到了第五代。几度辗转后于1999年被斯沃琪集团正式收购。这时候,已经是宝玑先生的第七代孙了。但家族制表的创作风格延续下来,宝玑那份优雅高贵,那种创新的精神,现在依然由集团全力以赴的在传承。
所以说历经历史起伏,家族的经营也未必能一脉单传,已被大集团收购的家族制表企业并不少见。时过境迁,这样的状况要想享受当年家族制表大师定制的待遇是不太可能了。如今即便一些大的独立制表人,也并非全部由本人亲手打造,也有成百工匠的作坊,垂直作业。但是,即便是大的钟表集团,在这个尊重传统的行业里发展至今,也同样带有家族企业的气息。而家族的权力交接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斯沃琪集团的创始人老海耶克,这位被认为拯救了瑞士钟表业的重量级人物,在瑞士当地时间2010年6月28日离开了人世。他去世后,两天之内斯沃琪集团就顺利进行了权力交接。老海耶克的女儿、时任TIFFANY手表全球CEO的Nayla Hayek接替老海耶克,成为斯沃琪集团董事会主席。而她的兄弟Nick Hayek则继续担任斯沃琪集团CEO。作为家族第三代的Marc A. Hayek,一直担任宝珀全球CEO,在老海耶克过世之后,则接替老海耶克掌管宝玑和雅克德罗的全球CEO,成为一位同时掌管3个传统顶级腕表品牌的年轻CEO,每年的BASELWORLD上成为争相被媒体采访的风头人士。
像海耶克家族这样顺利的权力交接,集团稳步发展,已经成为业内的一段佳话。但能如此顺利接班,恐怕继承人自小受到的培养不可小觑,从钟表专业到商业素养,任务颇坚。对于许多百年瑞士家族品牌或是仅仅第一代的独立制表人品牌而言,由谁来接班,的确值得思考。因为从品牌文化到家族经营能否得以延续,恐怕需要多方面考虑。又或者并入大集团,对品牌的发展是否更好?简单的例举几例:
百达翡丽一直以来被收藏家们放在名表收藏名单的第一位,百达翡丽前任总裁菲力·斯登先生从父亲手中接过企业之后,果断地调整了产品结构,并扩大产业规模,1975年-1985年,整整十年,他带领公司度过石英时计带来的危机,为百达翡丽奠定了前所未有的卓越地位,使品牌成为了制造高精密度和极具收藏价值的复杂时计的基准。而他的儿子泰瑞·斯登先生,恪守父亲的经营路线,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使百达翡丽稳稳地在霸主的位置上,并且进一步拉大与竞争对手的距离。今天,百达翡丽之所以能如此自信,只因为它具有历久弥新的品质;而在这品质背后,凝聚的是家族几代的心血,以及对完美的执著与追求。
一直坚持家族经营的萧邦,到现在两位家族传人分别掌管腕表与珠宝领域,创作激情无限,实在也是家族经营的典范。萧邦的创作激情体现在,它的新品发布贯穿整年,并非只是那些在BASELWORLD上的新品。这也令爱表人每次都会带着期待去参加它的每一次活动。
其实,成为业界“独立帝国”的劳力士也有故事。汉斯·威尔斯多夫先生打下劳力士的江山之后,据悉,他的儿女都不愿意继承父业。汉斯·威尔斯多夫先生于 1960 年去世,1963 年安德烈·海尼格(André J. Heiniger)继承了汉斯·威尔斯多夫的职位,安德烈 28 岁加入劳力士,他在工作的前些年是为公司开拓市场,建立海外分支机构。1954 年,汉斯·威尔斯多夫任命他为日内瓦市场总监。汉斯·威尔斯多夫先生的继承者建立了劳力士基金会,实施对品牌的全面监管。在基金会的运作下,劳力士从一个表厂转变成为一个现有员工过万人的“制造帝国”。而且这个基金会是独立的,不依附任何大集团。
可见,不管是从未旁落经营大权的家族制表企业,还是已并入大集团的钟表品牌,过去家族的传承依然延续在其血脉之中。而经营之道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才使得钟表行业如此的生机勃勃。
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保持独立性的价值
回溯百达翡丽174年的悠长历史,百达先生(Antonie Norbert de Patek)与翡丽先生(Jean-Adrien Philippe)一同奠定了优质制表技艺的卓越传统。1845年5月15日,两人正式携手,并承诺将共同致力于生产世界上最精致、优良的计时工具。翡丽先生为百达翡丽创造了许多国际专利及发明,倾其毕生心血致力于改进其独创的制表技艺系统,并著书以为后人保存当年详细的制造技艺。1851年,百达翡丽参加了具有世界博览会先驱之称的伦敦水晶宫博览会,推出全球最小的时计,引起了世界名流们的极大关注——就连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王国的女皇,维多利亚女王也为自己和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各选购了一枚百达翡丽。1868年,他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百达翡丽为匈牙利Kocewicz伯爵夫人制作了世上首枚瑞士腕表。公司从而因卓越的创造力而树立起显赫的声誉。1927年,当时的百达翡丽已经提出其品牌标语——“开创你自己的传统”(“Begin your own tradition”) ;时至今日,这一独到的品牌理念早已深入民心。
1929年的“黑色星期二”,全球经济大萧条爆发,这也严重影响了整个日内瓦制表业, “那是个艰难的时代!我特别记得父亲曾告诉我当时环境极其艰苦,每个星期他们都得决定融掉哪一枚金表壳来支付钟表工匠的工资。斯登家族开始向翡丽老先生提出大量收购公司股份的可能性”。斯登家族第四代传人泰瑞·斯登回忆道。于是,斯登兄弟查尔斯·斯登(Charles Stern)和约翰·斯登(John Stern)开始出资运营百达翡丽公司,1932年,斯登家族正式入主。